当前位置:

家家幼小拜尊前

来源:《家规家训唤文明》 作者:李从明 编辑:何诚 2013-04-03 16:49:46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  “百善孝为先”。说的就是“孝乃百善之首”。好一个“之首”:“之”字加“首”就成了“道”。孝道由此推衍而来。

  《孝经》云:“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”由此看出,“教”之“孝”旁的本义。也就是说:忠孝是道德的根本,教是从忠孝之道的教诲开始的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。所以,家教是国民道德初养成的起点。

  “老人言”就是萌芽状态的家规家训。春秋先秦之前,家教散见于“老人言”之中,正所谓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”孔子始创儒家学说,提出“拿得起,敢担当”是人的社会属性,要求人“忠君事亲”,处庙堂之高则“忠君爱民”,处江湖之远则“事亲尽孝”。忠孝文化,上至君王,下则庶民,各取所需,各有所得,因而受到全社会的狂热追捧。儒学始于春秋,臻于两汉,盛于唐宋,衰于满清。这条古老的文化历史长河,横亘华夏文明二千多年,哺育炎黄子孙无数计。儒家以一个文化支流到漫黄河穿长江继而成为一统江山的文化主流。孟子、曾子等人的传承和发扬居功至伟,“三纲五常”作为儒家一个完臻的学术体系,成为国人“孝行天下”的道德行为准则。“以孝治国”乘势登梯成为封建统治阶段的执政工具。“忠孝贤达”一旦渗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,就正式披上了法制的外衣。在君主意志的强势推动下,随着月轮星移,忠孝文化成为全民族共同完成的文化游戏,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就成了共同的民族记忆和行为操守。以至在唐宋鼎盛时期,任何一方中国地都是忠孝地。忠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,张扬出国人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质。已融入民族血脉的忠孝文化,沉淀为精神家园的“忠孝观”,自觉不自觉地支配着国人的道德信仰。全民推动又使忠孝观成为炎黄子孙的普世价值,在封建王朝,忠孝文化具有“独上凌绝顶,山高我为峰”的不可替代的地位。忠孝,实则为中国礼敬的化身。忠孝,实则为中国人的国民道德。忠孝作为中国最具个性的文化,贡献给世界的是一支温馨而夺目的奇葩。

  治家格言是家规家训的前身。在儒家“学而优则仕”的诱导下,“书香门弟”很受追捧。孔子、孟子被称为儒家宗师,成为读书人心中的先哲。孔孟著作也谓之为圣人哲言。达官贵人、名门望族、巨商豪富、书香门弟均以“往来无白丁”自居,并将孔孟格言作为治家格言。治家格言一开始是达官显贵、书香门弟玩的高雅游戏,“兴于高堂,盛于民间”是文化勃兴的一个通律。阳春白雪虽然高雅,毕竟“曲高和寡”。在“学而优则仕”的鼓诱下,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成为农家子弟进入仁途的唯一出路。文人骚客的推崇之中,“望子成龙”心切的草根们,也开始攀附风雅,治家格言于是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。民间版的治家格言没有了咬文嚼字、故作呻吟,既言简意赅,又通俗易懂,更是直接明了。从“阳春白雪”之中嫁接出来的“下里巴人”,其“忠孝节义、孔义廉耻”的精髓依然保留。在民风民俗的雕饰下,治家格言又有了更通俗更贴切的称谓——家规家训。

  家规家训源于儒家,自然忠于儒家。先国后家是忠孝文化的内核。唐代诗人陆游《示儿》之:亡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勿忘告乃翁。就是忧国爱家的千古绝唱。民主人士,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陕西人,离开大陆后至死未能回到家乡祭拜祖先。晚年,一腔悲伤的老人写下了感人挚深的诗歌《望大陆》,诗中写道:

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大陆,

  大陆不可见兮,只有哭。

 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,望我故乡。

  故乡不可见兮,永不能忘。

  天苍苍,野茫茫,

  山之上,国有殇。

 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,一名远离故土的游子,那有家不能回,只能站在天各一方的海峡对岸,那老泪纵横遥祭故乡的情景,催人泪下。

  孝是家规家训的色调。孝是人一生的功课。《孝经》中的“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”,描绘了人从幼到老一生的奋斗轨迹。《曾子·治家格言》云:“孝有三:大孝尊亲、次之不辱、下之以养”。就是说做晚辈的能“学优进仕”进入士大夫阶层,上忠君、下为民,能一官半职,衣锦还乡,让父母更有尊严和体面是大孝。大孝将国家命运与家庭责任和个人人生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。不能进入仕途,但能走正路,守道德,不忤逆不孝,不大逆不道,不当逆子,不当败家子,不让父母背骂名,让其尊严不受侮辱是中孝,对父母能“养生送死”是下孝。大孝和中孝是精神层面的赡养,下孝才是物质层面的赡养。由此可以看出,古代先哲认为:孝亲,精神重于物质。这与孔子说的“色难”(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一张好脸色很难)曲同异工。曾子的“孝有三”及孔子的“色难”,就界定了家规家训的基本色调。

  家规家训不仅从来未从国人的记忆中走失,而更多的是顶礼膜拜。家规家训归根到底是建立在血脉关系的人伦上,亲情至上的亲和力更是无可替代。饱含责任、感恩、敬畏、追求、希望、信仰、励志等内涵。

  家规家训喻示着着责任。子不教,父之过。“惯儿不孝,惯狗上灶”,“国败出奸,家败出娇”,“逞子如杀子”,“棍头出孝子,娇养是逆儿”。子女有出息,称之为“教之有方”。

  家规家训喻示感恩。父母生我身,拉扯我成人。对同一血脉的认同,对长辈养育的感恩,对父母劳累的敬畏,就具体体现在听从父母的唠叨和教诲之中,遵守“大孝尊亲,次之不辱”的教诲,就是把感恩之心化作感恩之举。

  家规家训喻示着追求。家国一体,种姓延续,光宗耀祖,是家庭力量的显示。人们通常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,只有充满希望的生活,有理想的追求,人才会充满激情地打拼和奋斗。比喻以“学海无涯”、“书山有路”来劝学,达到“一朝及弟天下知”,就是众多家长为子孙设计的一条功名路,勉励子孙求学可以改变人生的命运、家庭的命运,以到国家的命运。

  家规家训“框于规重于训”。“规”的内容一般为先哲圣言,名言警句,也可为哲理公理、至理格言。可根据家庭特征,孩子禀赋进行筛选、提炼、选择。家规确定以后,训导是关键。家规家训一般悬挂于中堂,“堂中教子”因此而来。“学而习之,训而不懈”就是训导的方法,只有通过不懈的温习,才可能入脑入心,才能真正让“忠孝节义、礼义廉耻”成为晚辈的行为规范。

  历史无古今,文化无糟粕。受时空的局限,站在某一历史时间段这个层面,这句话有积极的意义。时空潜行,历史文化必须与时俱进、吐故纳新才是对传统文化负责任的态度,让传统儒家文化成为传统美德,炎黄后人,人人有责。今天,曾有国学大师提出了“国为民纲,父为家纲,夫为和纲”的新“三纲五常”概念,得到了国学界的认可。

  站在今天新旧文化、中外文化的分水岭,中西文化仍在磨合。但是,文化的磨合周期较长,磨合下的真空必然会导致道德危机,信仰滑坡。可喜的是,从孔子学校走出国门,在美国创办500余所,在欧美创办一千多所,既让我们眼睛一亮,又让我们深思。

  2001年,我们把“老祖宗”请了回来,加以吐故纳新,与时俱进,紧贴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》20字方针,将爱党爱国、遵纪守法、爱厂护卫、时代新风融入到家规家训中,在全区开展了“家规家训进农家”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。十年来,我们不断提质扩面。“家规家训进农家”不仅被评为“全省公民道德建设十佳课题”,而且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三个典型案例之一。去年3月,中央文明委组织中央电视台、《光明日报》采访团走进了云溪。《云溪区里看新鲜》在七台《文明乡风》专题栏目中播放了25分钟,《光明日报》以《道德力量正民风》进行了典型推介。同时,“家规家训进农家”活动得到了中央、省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,并纷纷提词。

  现在,文化强国迎来了继承儒家文化,传承家训文化的春天,在这个文化的春天里,种已播下,秋天,定有收获。

  民族认同千百年,

  血泪化作红杜鹃。

  春风化雨听家训,

  家家幼小拜尊前。

  (作者系云溪区人大常委会主任、云溪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)

来源:《家规家训唤文明》

作者:李从明

编辑:何诚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云溪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