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华容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

编辑:何诚 2014-11-12 20:05:48
—分享—

  华容县全县72万人口,其中农村人口近60万。上世纪90年代初,华容县在全国首创“十星级农户”创评,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长足发展,2011年,县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,县委、县政府审时度势,向全县人民发出了“众人划桨开大船”实行城乡携手联创,促进城乡文明整体提升。2013年获岳阳市委、市政府“秀美县城”表彰。

  一、突出组织保障,齐抓共管促创建

  县委、县政府着力抓实创建组织领导,夯实创建组织保障。一是党政重视到位。成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,多年坚持实施县级领导包乡镇、联社区、驻企业的领办创建工作机制,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,部门单位、乡镇均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和文明办,建立了项目明确到单位、任务分解到领导、责任落实到人员的全县创建网络。二是部门单位联创共建到位。文明委成员单位、各级文明单位在联创共建活动中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,在各自的办点帮扶村场率先垂范开展活动,全县50余个文明创建先进集体“一对一”帮扶一个村场,对帮扶的村场推介经验方法,确定改进思路,调整工作重点,落实扶助资金。全县每个乡镇建立了2—3个创建示范村,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,推动乡镇创建工作。尤其是省级文明单位率先垂范,起到了较好的带头推动作用。三是考核督察到位。县委、县政府明确把联创共建纳入乡镇、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,纳入“一把手”任期考评内容,实行考评、排队、公示、奖罚。

  二、突出宣传教育,全民参与促创建

  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城乡文明整体提升的先导性工作抓紧抓实。一是抓素质教育的武装作用。组织成立全县文明礼仪宣讲团、乡镇文明宣讲小分队和村文明劝导队,以“一团两队”为依托,狠抓乡风文明教育,在各级文明村场创办道德讲堂,在乡镇墟场组织文明餐桌行动等,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。二是抓标牌栏窗的警示作用。主要是在乡镇墟场交通路口新建文明公约、文明用语、文明礼仪告示牌;村场建有“村规民约”路牌,家庭贴有“家规家训”等。全县公路沿线设置1000余块宣传牌,形成城乡三纵一横文明宣传路。城区人流密集区交通要道点共设立180块文明创建宣传标牌,部门单位的电子显示屏、建筑工地围栏都有公益宣传内容。三是抓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。依托县电视台、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《文明华容》专栏,在农村充分发挥“村村响”无线广播的作用,表彰好人好事,曝光不良习俗。通过强大的宣传教育,“文明守法、诚信敬业”、“孝老爱亲、家庭和睦”已逐渐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行为,打牌赌博、邻里冷漠、不注重生态环保等不文明现象得到有效遏制。

  三、突出基层基础,固本强基促创建

  一是强化群众的创建主体地位。注重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、相信群众、惠及群众,着力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积极性,坚持把创建工作落实到社区、村组、屋场。在文明农户、文明家庭、道德模范的创评工作上坚持做到“三评三公开”,即村民(居民)自评、小组互评、村委(居委)审评,每一个创评阶段都面向群众公开,实行“村民(居民)自荐榜、小组互评榜、村委(居委)审评榜”三榜公布。二是强化文化阵地建设。在农村,着力规范了各乡镇文体广电站、村级文体活动室建设,全县大多数村场精神文明阵地达到“五个一”,即一个广播室、一个文体活动室、一个阅报栏、一个图书室、一个远程教育室。三是强化文化队伍建设。在充分发挥县文化艺术团作用的前提下,积极发挥社会群众文化团体在精神文明活动中的补充作用。目前全县已发展京剧票友协会、楹联协会、诗词协会、篮球协会、龙舟协会等文体团体42个,共培育业余剧团、鼓乐队、玩龙舞狮队等农村表演团体56个。志愿服务活动日渐活跃,群文活动积极分子担任社区、村场的社会文体活动指导员,社区、村场、农村社会的屋场文化、民间文体活动已蔚然成风。四是强化联创硬件基础建设。近三年来,县、乡累计投入资金5.2亿元,用于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、城乡清洁家园工程、小街小巷硬化、市民休闲广场、环卫保洁设施等建设。持续开展“三年绿化行动”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。农村绿化工作,实行县级领导领办、部门单位对口联创支援,三年农村路边、田边、屋边绿化实现全覆盖。农村环卫保洁一月一讲评,纳入县委、县政府年终综合考核。通过联创共建工作的开展,乡镇硬件设施大为改观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四、突出道德实践,丰富活动促创建

  按照“以人为本、重在教育”的方针,在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群众的同时,注重用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创建工作的开展,着力做好结合文章。一是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,在青少年中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学校、家庭、社会文明互动教育活动。由县教育局牵头,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让“小手”携带文明创建倡议书回家,由家长签字承诺,并张贴于客厅,增强公民规范自身言行的约束力,实现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文明教育互动。二是结合公民道德规范的宣传贯彻,连续多年在公民道德宣传日前后组织开展“自觉践行道德规范、文明华容从我做起”,“讲文明、树新风”等主题宣传实践活动。通过演讲、签名、游行,公开宣讲和展示积极向上的道德主张。三是结合群文活动的开展,强化先进文化的教化作用,组织开展广场文化“月月乐”活动,充分利用各种节庆、集会,举办农民艺术节、文化节、开展灯会、花会、歌会等乡土文化活动,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全县各乡镇文体广播站充分发挥基层群文活动的主导作用,每年组织三次以上综合性群文活动。充分调动民间文艺团体、协会的积极性,在业务上加强指导,促进健康发展,逐步形成了县、乡、村(社区)、户和谐文化网络。四是结合文明农户、文明家庭、道德模范的创评表彰,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,近年,连续开展“文明五十佳”、“四德”模范评选、“个十百千文明创建工程”、文明农户、文明标兵农户等争先创优活动,文明创建典型的创评表彰,实行“县、乡、村(社区)”三级联创,每年召开县级表彰大会,由县委、县政府公开表彰授牌,村(场)、社区敲锣打鼓送匾(牌)上门,扬正气、树新风,以榜样作用带动群众“见贤思齐 ”,有力地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,为城乡联创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。

编辑:何诚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云溪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