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好人365 都能做好人

编辑:何诚 2017-01-13 11:03:40
—分享—

  中国文明网开设《好人365》专栏以来,每天讲述一位“中国好人”的平凡故事,与广大网友一起走近好人、分享感悟;欢迎大家积极发表感言、点赞好人,共同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的价值观“代言”!

  英美人碰面,打招呼会说:“Hi!”或“Hello!”,用的是象声虚词;而我们中国人见面,多是道声:“好!”——可见,一个“好”字,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多重的份量!

  “好”,从女从子,属会意字。象形甲骨文,描述其为“子在母怀、子张双手立于母膝”的形象——取母性母爱之美,作为“好”字之源流。

  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。中国人有“人本为善”的历史传承和民族心理认同。所以,干好事,做好人,是千百年来,中国人所倾向和实践着的基本道德追求。

  孔学以出,国尊儒术。“好”的内涵,逐步定义成“仁义礼智信、温良恭俭让、忠孝廉耻、克己中庸”等字眼。纵观中国历史,“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、知耻明荣、弃恶从善”的“好人”道德观,在中华历史中逐渐形成。以“好”约己,以“好”示人,追求同好的思想和行为,以一贯之,浸淫并美好了中华文化五千余年。

  时代变换,人随境迁。“好人”的标准,也在与时俱进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“毫不利己、专门利人”的“雷锋精神”,成了公认的“好人标准”,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
  进入以“追求利益最大化”为目标的市场经济时代,“好人”这个质朴的字眼,在这个灯红酒绿、光怪陆离的世界里,它的内涵似乎也在不断地修正,不断地归位于其世俗的本色和本真。但随着物质的丰富,人的精神,一时并未完全随之相应提升,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个别人以之为壑的现象,它也引起了人们的沉思和重视。

  这些年来,对“英雄”、“崇高”等道德语义的过度消解,亦产生了负面影响。以低俗为乐,“娱乐至死”等思潮泛滥,都是这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反映。其实,只要把握好度,让“好人”这个普通字眼,归队于普通公民之列,而非仅仅让位于“名人”、“英雄”、“精英”等“好人”典型,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。在一个追求个性、平等、竞争、发展的年代,“好人”之形象,走下了十全十美、高山仰止的神坛,成为生活中实实在在、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。如努力工作、孝敬父母,为人让座、爱护环境、拾金不昧、说话礼貌……皆是发乎真情,顺从内心,行之义举——这才是朴实本真、感人心怀的“好人好事”。

  做一个当代的“好人”,一个符合时代精神的“好人”;而且是天天如此、人人如此——好人365,都能做好人,这样的好人世界,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“中国梦”。在继承传统意义上的“好人”美德的基础上,培育和争创新时代的“好人”,我们应该将“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作为标准,做到认真工作、遵纪守法、服务社会、助人为乐、见义勇为、诚实守信、乐于奉献、尊老爱幼……其都与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;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,在本质上一路相通。将此核心价值作为每个人的人生追求目标,就会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好人,好人就会365日天天有,“好人精神”就能蔚然成风。

  其实,好人就在身边,好人就是你我。在现实生活中,好人就是那些普通民众,他们平凡而平常地生活在我们中间,其“一心向善,热心助人”的“好人精神”,足以成为一个民族品质与精神具体、形象、美好的诠释与体现。从这些普普通通的“好人”身上,我们可以感知到:做“好人”,很容易;做好人,人人行。(杨雅琴)

编辑:何诚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云溪新闻网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