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溪融媒7月19日讯(通讯员 卢利平)每年4-9月是溺水的高发期。记得大约是1993年,有一个十三、四岁少年,在长江边游泳溺水后被从水里救起,还有生命体征,家长找来救援车辆,路过就近乡镇卫生院,直奔十几公里的一家二甲医院,路途中孩子没有了呼吸心跳。
据统计,大脑耐受缺氧的时间是4~6分钟,超过4~6分钟可以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害,所以要在呼吸心跳停止后4~6分钟之内抢救。
作为基层医务人员,在防溺水和溺水者如何施救方面有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:
12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视线不能离开宝宝,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河游泳;不到不熟悉,无安全措施,无救援人员水域游泳;不在水中互相吸气,防止呛水窒息;在下水前要活动身体,避免出现抽搐;发现他人溺水,在不熟悉水性和水下情况不明时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对溺水者的抢救需要争分,抢秒,因地制宜,发现溺水者立即呼叫就近医院医务人员并立即展会开现场施救。现场急救对溺水儿童的预后起着关键作用,其要点在于立即清理呼吸道积水及污物,立即解开衣领,保持呼吸道通畅,并将其头低脚高位置于抢救者大腿上,按压背部,使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,淹溺者一般肺内水已被吸收,残留不多,不要因一时倒水而延误复苏抢救时间。立即判断有无心跳和呼吸,具体做法是拍溺水者肩膀,呼唤"你怎么了?",以判断有无意识,将耳朵贴近溺水者鼻孔,判断有无呼吸,将手轻触溺水者喉结两旁一侧的凹陷处判断有颈动脉搏动,不要超过5~10秒。如无意识,心跳,呼吸,立即实行抢救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。
具体操作如下:将患者置于仰卧于在稳定硬板上或地上,按额托颈头偏向一侧保持通畅。操作者站在溺水者右侧。用左手的掌控部放在溺水者的胸骨中下1/3交界处即乳头连线和胸骨中线交叉处,右手按压在左手背上,手指抬起,两臂伸直,借双臂和躯干的力量向下压,一般使前胸向下压3到5个公分进行放松,每分钟100~120次为宜。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如下:抬高患者下巴并封住口唇,对着患者嘴唇深吹一口气,离开救护者的嘴。并观察溺水者肺部起伏,心脏按压和呼吸的比值是30:2。同时尽快转送就近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。其实不仅溺水,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都应这样处理,在就近医院持续心肺复苏下,转运至上级医院,给予高级心肺复苏。
来源:云溪融媒
作者:卢利平
编辑:邓文昊